千华华

《敦刻尔克》观后感想

剧透预警!



这部电影不同于诺兰往日的作品,它不烧脑也不复杂,始终很平静地在叙事。
全片的感情表达十分克制,甚至连台词也少而精简,但却能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镜头专注于大的景象。海滩上的士兵都在为了生存、为了回家静候着,但他们内心的情绪观众却可以轻易感知到,那是怎样的焦灼而煎熬。
敌机的轰鸣声就是恐惧的代名词,一架敌机就可以让整个海滩四十万人集体趴伏。炮弹落在沙滩上轰起黄沙,当几尺高的沙落下,原本趴伏在那里的士兵们已经消失在视线中。
舰艇一次又一次的沉没不停地带来绝望。“Abandon the ship!”这句台词出现了多次,让人印象深刻。本以为登上了船舰就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家门,但这些象征希望船舰却总是被敌机击沉,恐惧和死亡如影随形。
在针对海天景色的镜头中,浩翰的美感扑面而来,但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这一切都无法让人感到轻松。全片的背景音乐皆是毫无音乐性可言的单调重复的旋律,尖细的弦乐声带来紧张感,而时不时出现的低音又加重恐惧感。这样的背景音乐伴随着敌机的轰鸣声,与平静克制的画面结合完美。既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感表达,也不会让观众放下高悬着的心。直到撤退的士兵们回到英国,背景音乐才风格一转,出现了煽情的旋律,感动此时便自然而然涌上心头。
诺兰拍摄这样的大型事件,除了宏大而细腻的镜头运用,更专注于几个小人物。观众可以从他们的视角感受这场大撤退。不仅故事叙述如此,就连镜头表达也时常如此。其中在拍摄空战的时候,我们的视角和英国空军是一样的,只能不断透过瞄准镜看到德军飞机,视线狭窄,直观而真实,紧张感也更为强烈。
人性的冲突虽不是影片的重头戏,却仍旧触动人心。
丘吉尔从建议撤军开始,即命人征集平民的船只,以作准备。大型船舰屡次被敌机击沉,而据丘吉尔回忆所说,“平民船只的数量优势,足以弥补空袭造成的损失。就整个‘蚊式’舰队来说,它们是打不沉的。”历史上大约有10万名士兵,是乘坐这些小船回到英国的。
道森先生就是一个参与救援的平民船长,他和他的儿子,以及朋友乔治登上小船向敦刻尔克进发。在那个自告奋勇来帮忙的男孩乔治被途中所搭救的英国海军士兵误伤而头破血流后,那名士兵愧疚而忐忑地询问道森先生的儿子,想知道那男孩是否还好。而道森先生的儿子第一次愤怒地回答他,那孩子的情况很不好。而在海军士兵不再因为炮弹后遗症颤抖,站起来帮助其他士兵上船之后,他又询问了道森先生的儿子一次。那时男孩乔治已经死了,道森先生的儿子却犹豫片刻,回答:“他会好起来的。”此举得到了道森先生赞许的点头,因为若是让这个海军士兵知道真相,他一定会被愧疚困住。战争的炮弹给他带来的伤害已经太大,给予他善意和理解是对他最好的帮助。
虽然丘吉尔声明过英法联军要一起撤退,但实际操作起来,却的确是英国人先上船。一名穿上英国军装的法国士兵被发现后,被要求冒着德军的子弹下船以减轻重量,让船浮起来。这时汤米,一名年轻的英国士兵出声阻止,他认为这不公平。在影片结尾处一名英国海军军官拒绝登上回国的船,决定留下来帮助法军撤退。在这样的境况下,只图自保是人之常情,而汤米和海军军官所表现出的人性光辉则是最为可贵的。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国空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云层之上同德军空军殊死搏斗,海滩上的陆军士兵无法看到这些,他们只能承受敌机的轰炸,饱受恐惧的折磨。那名在飞机坠毁后搭上道森先生的小船成功回国的空军在踏上祖国码头时,就被一名陆军质问:“你们空军该死的哪去了?”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冲突。
一名回到祖国的士兵不住地担心自己会因为是撤退回来的,遭到百姓的不齿。针对火车车窗的敲击声让他僵硬地逃避,他误以为那是百姓的恶意。但回过头,映入眼帘的却是两瓶啤酒,以及铁轨旁百姓迎接他们这些幸存者的欢呼声。
没错,这的确是一场撤退,但它却为抵抗纳粹保住了极大的有生力量,如果没有这场撤退,人类的历史早已改写。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片,当中没有惨烈的画面,也不存在说教。它只是从几个小人物的角度以及宏观的大角度,分别展现了真实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如此而已,便已足矣。

评论

热度(11)